
关于思念诗词座右铭语录汇总(通用60句)
汝壮父未死,相勉在力行。这篇文章是小编为各位读者收集的思念诗词座右铭语录,赶紧来看看吧。
1、遥思魏公子,复忆李将军。 —— 王维《送魏郡李太守赴任》
2、何处寄想思,南风摇五两。——王维《送宇文太守赴宣城》
3、天长路远魂飞苦,梦魂不到关山难。
4、寄书道中叹,泪下不能缄。
5、故乡云水地,归梦不宜秋。——李商隐《滞雨》
6、若为化得身千亿,散上峰头望故乡——柳宗元《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》
7、旷野莽茫茫,乡山在何处。——孟浩然《南归阻雪》
8、何日归家洗客袍?银字笙调,心字香烧。____蒋捷《一剪梅·舟过吴江》
9、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;今我来思,雨雪霏霏——出自—《诗经。小雅。采薇》
10、剪不断,理还乱,是离愁,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——出自—李煜《相见欢》
11、天不老,情难绝。心似双丝网,中有千千结。——出自北宋诗人张先的'《千秋岁》
12、有美一人兮,见之不忘。一日不见兮,思之如狂。——司马相如的《凤求凰·琴歌》
13、莫把幺弦拨,怨极弦能说。天不老,情难绝。心似双丝网,中有千千结。夜过也,东窗未白凝残月。——张先的《千秋岁》
14、海畔尖山似剑铓,秋来处处割愁肠。
15、鬓丝添得老生涯。——吴文英《思佳客·癸卯除夜》
16、怎不思量,除梦里、有时曾去。——赵佶《燕山亭·北行见杏花》
17、香苒苒,梦依依。——贺铸《思越人·紫府东风放夜时》
18、瘦应因此瘦,羞亦为郎羞。——史达祖《临江仙·闺思》
19、吹了南枝吹北枝。——刘克庄《长相思·惜梅》
20、不道愁人不喜听。——万俟咏《长相思·雨》
21、相思夜夜情。——赵崇《清平乐·怀人》
22、天涯寒尽减春衣。——贺铸《思越人·紫府东风放夜时》
23、负草堂春绿,竹溪空翠。——张辑《疏帘淡月·寓桂枝香秋思》
24、风里落花谁是主?思悠悠。
25、轻飞乱舞,点画青林,全无才思。
26、贾氏窥帘韩掾少,宓妃留枕魏王才。春心莫共花争发,一寸相思一寸灰!
27、新月曲如眉,未有团圆意。红豆不堪看,满眼相思泪。——牛希济《生查子》
28、醒后楼台,与梦俱明灭。 —— 王国维《点绛唇·屏却相思》
29、我欲与君绝,长命无绝衰。山无陵,江水为竭,冬雷震震,夏雨雪,天地合,乃敢与君绝。
30、青青河畔草,绵绵思远道。上言加餐饭,下言长相忆。
31、白帝城头春草生,白盐山下蜀江清。南人上来歌一曲,北人莫上动乡情。
32、逢人渐觉乡音异,却恨莺声似故山。——[唐朝]司空图《漫书五首》
33、塞下秋来风景异,衡阳雁去无留意,四面边声连角起。千嶂里,长烟落日孤城闭。浊酒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归无计。羌管悠悠霜满地。人不寐,将军白发征夫泪。出自宋代诗人范仲淹的《渔家傲》
34、风华一指流砂,苍老一段年华。
35、苍茫天宇,望尽千年哀伤,叹世间浮华,尘埃微染霜。
36、知君用心如日月,事夫誓拟同生死。还君明珠双泪垂,恨不相逢未嫁时。——张籍《节妇吟》
37、汉月垂乡泪,胡沙费马蹄。 —— 岑参《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》
38、当君怀归日,是妾断肠时。
39、一寸丹心图报国,两行清泪为思亲。 —— 于谦《立春日感怀》
40、想象你的眼角有一颗泪痣,那是我前生种下的相思子。让相思凝在你的眼角,幸福时温暖春光,悲伤时望穿秋水。——赵万里《相思子》
41、"长夜不得眠,明月何灼灼,相闻散唤声,虚应空中诺"。
42、我早已习惯,有对你的相思陪伴。
43、终日两相思。为君憔悴尽,百花时。——《南歌子》
44、亡妻君问归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涨秋池。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。
45、我期待,飘飘雪花的日子,你的心带来了一屡芬芳。
46、入我相思门,知我相思苦,长相思兮长相忆,短相思兮无穷极。
47、胡马依北风,越鸟朝南枝。
48、情是相思深井,恩是相思修绠。——(宋)新诗魂
49、若问相思何处歇,相逢便是相思澈。——晏几道《醉落魄》
50、爱尚语录:长风几万里,吹度玉门关。
51、锦书谁寄相思语,天边数遍飞鸿数。《菩萨蛮·锦书谁寄相思语》
52、相去日已近,衣带日已缓。
53、悲莫悲兮死分别。
54、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情人怨遥夜,竟夕起相思。
55、相去日已远,衣带日已缓。
56、庭院深深深几许?杨柳堆烟,帘幕无重数。玉勒雕鞍游冶处,楼高不见章台路。雨横风狂三月暮,门掩黄昏,无计留春住。泪眼问花花不语,乱红飞过秋千去。
57、长相思,在长安。络纬秋啼金井阑,微霜凄凄簟色寒,孤灯不明思欲绝,卷帷望月空长叹,美人如花隔云端。上有青冥之长天,下有渌水之波澜。天长地远魂飞苦,梦魂不到关山难。长相思,摧心肝。日色欲尽花含烟,月明如素愁不眠。赵瑟初停凤凰柱,蜀琴欲奏。
58、寻好梦,梦难成。况谁知我此时情。枕前泪共帘前雨,隔个窗儿滴到明。――聂胜琼《鹧鸪天》
59、休言半纸无多重,万斛离愁尽耐担。――陈蓬姐《寄外二首?其二》
60、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,使我双泪长珊珊。――卢仝《楼上女儿曲》